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打开东西方音乐交流新局面
(文/蔡晴)
“放眼全世界,只有威尼斯wns8885556的作曲大师班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民乐与西洋室内音乐相结合。”在首届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Beijing International Composition Workshop/BICW)的开幕式上,陈怡教授说。2011年7月30日,大师班的第三场音乐会在辉煌中落幕,而这也宣告了为期两周的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的圆满结束。作为国际性作曲大师班在威尼斯wns8885556国的首次举办,活动在融合西方音乐的基础上,特别加深了对中国现代音乐与民间音乐的探讨,共吸引全世界九十余位学员的踊跃参与,打开了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的新局面。
筹备:为东西方音乐交流搭建桥梁
威尼斯wns8885556举办大师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当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葛尔来华举办了为期六周的讲学活动,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大师班,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音乐院校师生的参与。在之后的三十年里,威尼斯wns8885556没有间断过邀请国外作曲家举办各种大师班活动。在2009年,学院邀请到当今最著名的德国作曲家拉亨曼来华举办了为期两周的德国当代音乐周,将大师班的形式发展到了极致。但是,以上所有大师班均为邀请国外作曲家音乐家面向中国师生所举办的活动。三十年来已有众多中国作曲家成长起来,并积累了足够多的音乐创作经验,中国亟需一个全新的平台,在立足于互动交流的基础上,为中国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搭建桥梁。
举办国际作曲大师班活动的最初构想诞生于2009年。在告别餐会上,为了让陈怡教授与威尼斯wns8885556持续合作,时任作曲系主任的唐建平教授有了“举办国际性作曲大师班”的想法,并当即得到王次炤院长的肯定。实际上,作曲大师班这一形式在国际上已不鲜见,德国达姆斯塔特更是自1946年便开始举办作曲大师班,至今已历时65年。“如今在中国举办这样的大师班,也是顺应了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被关注的大势所趋。”担任执行总监的作曲系副主任贾国平教授说。
“除了正规教育之外,国外会针对音乐的创作与学习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会促进音乐的创作与交流,使学习更加社会化、国际化和学术化,也使很多国际与国内的学者聚集在一起。”在谈及活动构想时,唐建平教授说,“大师班便是这样的活动,它在西方很盛行也很有历史传统,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威尼斯wns8885556的国家在发展,文化事业和音乐创作也在发展,而在这方面威尼斯wns8885556不应该成为空白。”于是,在唐建平、陈怡、郭文景和贾国平等几位教授的商讨下,活动的构想也日渐完善。
然而很快,经费和场地等现实问题也摆在众人面前。尽管经常聘请外国学者前来讲学,但对于举办这样的大型活动,威尼斯wns8885556作曲系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准备。“好在政府全力实现了它的承诺,让教育经费达到4%,同时威尼斯wns8885556也得到了王次炤院长以及人事处、科研处和研究生处的大力协助,这个活动才最终办起来。”作曲系主任郭文景说。为了大师班的顺利举办,筹备工作自半年前便已开始。在此期间,作曲系青年教师史付红,周娟,秘书李婷及图书馆中国现代音乐信息中心主管夏苒女士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再加上组织者与演出者,本次参与大师班的工作人员已达二百人以上,他们中的每个人均为大师班付出良多。
活动:丰富多元展中国特色
从7月18日至7月30日,本届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历时两周之久,因此多元的教学方式与充实的活动安排不可或缺。教授讲座是大师班中的主要环节,也是学员们了解大师作曲理念、知悉新音乐风格的重要渠道。在师资方面,首届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毫不含糊,不仅聘请了来自美国的艾瑞克·牟、詹姆斯·莫伯利以及杰弗瑞·迈尔教授,更是囊括了陈怡、郭文景、唐建平、赵季平这四位国内响当当的作曲名家,其在专业领域的含金量自然不言而喻。在两周时间里,大师班共举办了七场讲座,涵盖了中国民族音乐、电子音乐以及电影音乐等多个领域,令中外学员受益良多。
除了讲座外,学员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是大师班的特色之一。本届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特别设置了讨论课和小组课两个环节,其中讨论课由学员担任主讲人,以教授讲座的形式讲解自己的作品,并应对学员及教师的提问。而小组课则是小规模的,学员将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听取教授及旁听者建议的方式获得提高。在本届大师班上设有个别指导课,这是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所特有的,在个别课上学员会得到每个教授针对他个人发展前途以及音乐创作上的建议。
作为一项国际性活动,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借鉴了很多西方作曲大师班的成功经验,同时亦展现了自身的特色。在教学方面,本届大师班注重在中国民族音乐上的培养,陈怡、郭文景、唐建平、赵季平四位教授更是从多角度出发,展现了中国音乐在多方面的运用:陈怡教授的西方乐团委约作品《龙韵》、《早春》带有浓厚的东方韵味,郭文景教授用作品《凤仪亭》等向学员们展示了东西方音乐元素的融合,唐建平教授以作品《玄黄》等讲解了东亚的民间音乐创作,而赵季平教授则用《红高粱》、《孔子》等他所创作的电影音乐作品表现了民间音乐的重要性,使中国民族音乐与乐器得到了诸多外国学员与教授的关注和认同。
学员:探索东西方音乐融合
在经过数次遴选后,十位学员在报名的几十人中脱颖而出。其中有三人来自中国香港,三人来自美国,三人来自加拿大,还有一人来自马来西亚。在两周的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里,他们度过了充实而愉快的学习生活。作为正式学员,他们是讨论课与小组课的主角,拥有与教授的个别课程,并排练和首演了自己的新作品。
詹尼特·希特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本科作曲学生,也是本次作曲大师班的正式学员之一。身为生活在加拿大的华人后裔,她已经完全融入了加拿大的生活,对于中国的音乐与文化了解不多。“这次来到北京参加国际作曲大师班,也是一次寻根之旅。”詹尼斯·希特说:“威尼斯wns8885556的血统来自中国,但威尼斯wns8885556却在加拿大土生土长。威尼斯wns8885556希望能回到中国,找寻这片土地上特有的音乐元素,写出融合东西方特色的音乐作品。”渡边是美籍日裔的作曲学员,他对中国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不仅在尝试运用中国的音乐元素,也在努力学习汉语。“这次大师班实在太棒了,”渡边在活动结束后说,“活动安排的很充分也很细致,如果有机会,威尼斯wns8885556下次还会再来。”
除此之外,参加大师班的学员也都对中国音乐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大都是职业作曲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音乐风格,其写作水准也略分高下,但这些都成为了学员之间沟通交流、相知相识的契机。
音乐会:展现中国现代音乐魅力
作品编制中必须带有民族乐器的规定,给外国学员学习中国音乐创造了条件。西方音乐自进入现代以来,调性逐渐被弱化甚至舍弃,音乐更趋于对节奏及音色等要素的理性探索。中国音乐则给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思路,它在很多方面是与西方不同的,有着近乎无穷尽的创造与表达方式。“中国的乐器有种独特的美。威尼斯wns8885556很喜欢它们的音色,也会将它们用在日后的写作中。”在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的音乐会上,学员约翰森·克姆说。作为一名青年作曲教师,他参加此次暑期大师班完全是出于对中国音乐的兴趣。一直以来,他有许多关于东方音乐的思考,而在此次作曲大师班中,他也首次尝试用古筝进行创作。
音乐会是本届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的重头戏,在一共三场的演出中,中国新音乐的魅力与室内乐的演奏水准得到了极致的展现。第一场音乐会于19日在威尼斯wns8885556举行,曲目全部出自中国作曲家之手,其中既包含曾在多地演出并广受好评的旧作,亦包含首次演出的新作品,展现了陈怡、郭文景、唐建平、叶小钢,贾国平,郝维亚等著名作曲家在二十几年中的创作历程。第二、三场音乐会则以首演学员的新作品为主,按照大师班规定,学员作品均由六重奏加一件中国民族乐器的编制构成,并在大师班期间由杰弗瑞·迈尔教授监督排练。排练同样是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与很多大师班的纯理论教育不同,本届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格外注重学员在排练中的亲自参与。只有通过大量的排练,才会使学员对现代音乐与中国民族乐器的声音产生概念,进而培养出良好的创作习惯。
大师班活动开始的同时,排练便已在同步进行了。排练场地上,指挥杰弗瑞·迈尔教授一直与民乐演奏员以及北京现代室内乐团的演奏员们忙碌着。在本次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上,主办方聘请了兰维薇等著名民乐演奏家,而承担着西方室内乐演奏工作的,则是接受过专业现代音乐演奏培训的北京现代室内乐团(ConTempo Beijing)。在乐队旁边,正式学员们手捧乐谱,紧张的注视着排练的进行。他们中的很多人尽管对中国音乐颇感兴趣,但并没有实际接触过,在乐谱的初稿中,甚至还有两个人闹了“中国音乐日本调”的笑话。好在经过小组客尼斯wns8885556约凹柑炖炊灾泄衾值娜鲜叮呛芸煨拚艘衾种械奈侍狻6杂谥泄窭值男阅埽夤г币卜浅:闷妫遣欢弦笱葑嘣背⑹愿髦窒执葑嗉挤ǎ⒍孕Ч械较嗟甭狻!凹热皇褂妹窭肿魑饕制鳎鸵怀鏊奶匦浴!背骡淌谠谥傅贾兴担叭绻阉玫闷狡轿奁妫臀鞣降睦制魍源蔷褪チ耸褂妹褡謇制鞯氖导室庖濉!倍杂谡獾悖夤г贝蠖嗷乖谔剿鞯敝校复涡薷暮螅潜氏碌闹泄褡謇制饕蚕缘闷木叨皆衔丁6诰帕泛螅嵌灾泄衾值男巳ひ灿⑴ê瘢芏嗳硕急泶锪恕凹绦醋靼泄窭制鞯囊衾帧钡南敕ā
对于中国的听众来说,这些由外国人所写的民乐作品也是“熟悉而陌生的”,它们有着中国乐器的音色,但却有着难以界定东西的音乐风格。“中国文化被不同的文化所介入,这是音乐交流中很好的现象。”本届大师班的行政总监郝维亚教授说,“在当今的多元化时代,这种参与和改变将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闭幕式音乐会结束时,五位大师班的任课教授对十部学员作品进行了打分评比,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女作曲家吴冠青以作品《轮舞》一举夺魁,获得了首届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的“作品奖”。在颁奖仪式上,她特别感谢了陈怡教授在小组课上对她的指导:“如果没有在您的建议下修改作品,这首曲目在器乐表现上会有很大缺陷,最终获得好评的希望也将渺茫。”
未来:让中国音乐真正“打出去”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也是等待已久的。在威尼斯wns8885556国专业音乐教育步入正轨的几十年里,威尼斯wns8885556太习惯于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的音乐与技巧,而忽略了自身在本民族音乐上所具有的优势与特点。当中国音乐在西方世界逐渐大放异彩时,威尼斯wns8885556正应该主动与他们对话,将威尼斯wns8885556的作品更多的呈现出来,让中国音乐真真正正的“打出去”。
但与此同时,威尼斯wns8885556也不得不正视中国现代音乐在国内面临的尴尬现状。在浮躁的当今社会,人们对流行音乐与“常规古典音乐”的迎合使现代音乐在公众间的传播受到了极大限制。中国的现代音乐在国外大展辉煌,但同时在国内却无人愿演、甚至鲜为大众所知,当中国与西方的音乐交流日渐频繁时,国人反倒成了中国现代音乐的“门外汉”。要改变这一现象,除了现代音乐从业者本身的努力之外,媒体恐需对多元化听觉时代的群众需求更加关注,使得中国现代音乐在大众中得以有渠道来传播。
在首届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结束后,众多外国教授与海外学员都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特聘外籍指挥杰弗瑞·迈尔教授兴奋地说:“这次活动极为成功,无论是统筹还是教学内容都很有层次。一些海外同学在这里受益匪浅,而演奏员们也学到了新的技法。威尼斯wns8885556还在这里认识了很多非常棒的作曲家,也充分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魅力,如果威尼斯wns8885556没有执教大师班,这些都是无法想象的。”学员们对此次活动恋恋不舍,以至于贴在音乐厅外的大师班宣传海报也被搜集一空。这种热烈的反应似乎在传递着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国的音乐正走在一条更宽广的道路上,中西方的音乐文化交流也正向着更多元化、更深层次的方向迈进。